莆田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网
当前页面:首页> > 心海导航 > 详细内容

预防“应试体育” 先补校园短板

发布时间:2021/1/29 10:06:28

       时下,全国大部分地区把体育纳入中考计分科目,与此同时,针对考试的校外体育辅导班纷纷冒出,让旨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教育有可能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

       去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从8个方面对深化体教融合提出了要求,旨在促进学生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中,实现“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目标。

然而,体育培训机构的培训断然完不成这样的任务。它们的培训只与分数相关联,项目也都是中长短跑、跳绳、乒乓球、羽毛球等单一性项目。或许,机构可以较快提高学生体育分数,但不能实现人格塑造,反而会让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而超负荷的培训甚至会有带来身体伤害的隐患。

       实现从强身健体向人格塑造的转变,还得让体育回归到校园体育中来,让体育测试回归到运动本色上来。正因为校园体育自身存在问题,没能实现这种回归,才让社会培训机构有了存在的空间。

       就当前现实而言,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近些年,随着对体育的日益重视,虽然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得以保证,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体育设施和条件仍然受到限制,体育教师的安排设计简单肤浅,或者缺乏科学设计的能力,或者担心学生意外受伤而导致体育教学缩手缩脚。

       建立学校体育俱乐部或运动队的形式,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体育运动,用体育运动的表现、过程性代替测试,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2015年,四川绵竹中学加入全国体育联盟后,学校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学生中考体育A等成绩始终保持在85%左右。成绩的取得来源于体育课内外体系化的训练。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把校园体育办好办活,让青少年学生乐在其中,成长在其中,这才是“考试指挥棒”应有的倒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