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流露是人们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产生于人们对内心世界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也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作为生活在纷杂的社会矛盾中,总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引发不良情绪,导致自身消化不良,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最终可能形成心理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情绪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根据中学生的情绪特点,就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也给大家做一下方法介绍。
1、注意转移法。
在人们情绪激动的时候,为了避免情绪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将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它事情或活动上,这种注意焦点的方法就是注意转移法。举例来说,做一件平常最感兴趣的事情,这会使一个人摆脱消极情绪。
就像当苦闷、烦恼的时候,就不去想引起苦闷、烦恼的事情,而要把注意力转向有兴趣的活动上,可以去游戏、打球、画画、棋、听音乐、看电视、读报纸等等。
2、掌握宣泄情绪的方法。
理性的发泄负面情绪也是一种积极的排解方式。宣泄是心理学所倡导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人们在生活或工作中受挫折或打击后,由于各种原因,当时无法将所遭受的委屈和不满表现出来,只好把这种负性情绪压抑下去。但是因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不良情绪长期积郁在心里,人的心理就会出现严重失衡,也容易引起疾病。人们要维护自己的心理平衡,需要寻找合适的客体来将个体的消极情绪加以渲染,使积压在心里的负性情绪被稀释,从而摆脱这种负性情绪的干扰,保持心理的平衡。因此,宣泄可能有助于人们排解不良情绪。泄愤是不需要任何心理准备和技术要求的,问题是我们经常被这样或那样的观念和框框所束缚,发泄往往得不到公正的评价,从而使不少人,甚至内心十分苦闷,因此,就成了一种更可怕的挫折或者打击。因此,人有苦闷要发泄,只要方法正确,分寸得当,泄气合理。
第一,在适当的时候哭一次。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哭,是一种有效的解除紧张、烦恼和痛苦情绪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突如其来的打击引起的高度紧张、极度痛苦,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科学家相信,悲伤时不哭对健康有害。哭闹虽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人心跳、呼吸变得不规律,吃不好、睡不好,但对人也有好处,因为人在不良情绪状态下所产生的眼泪含有“毒素”,排泄出来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哭闹可以宣泄悲伤,释放不良情绪。
第二,向别人倾诉。一份幸福,两个人分享就会变成两份幸福;一份痛苦,两个人承担,就成了一半的苦恼。带着不好的情绪,可以向父母倾诉,也可以和自己最亲近或最好的朋友谈心,诉说委屈,消除心中的不快。
第三,写日记。“如果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就会成为我们抵抗疾病的武器库,因为写日记可以把危险的压力发泄出来,反过来又可以提高免疫力,增进健康。”
第四,发牢骚。科研表明,适当地发牢骚、抱怨几声,可以有效地保护人们不受抑郁、心脏病和身心障碍的伤害。
第五,声音发出声音。长时间的叹息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情绪调节。长时间的叹息会使你的胸怀宽广、豁达舒畅、精神饱满、轻松愉快。
第六,大吼一声。俗语说:“大吼解千愁。”因透过大吼,胸口脏污,呼出肺之浊,吸入大量氧气,提高机体功能,身心健康处于最佳水平。
3、理性克制法。
人们有理性,在陷入不良情绪的时候,特别是陷入了心理上的那种遇事爱冲动的消极激情,亦称冲动情绪时,我们不仅要学会正确排解,更应该调动自己的理智这道“闸门”的力量,努力控制它。还有许多方法可以理智地控制情绪。
第一,宽以待人。俗话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忍耐是沧浪之水,像盐分一般聚集的敌视、妒忌、不满和愤恨等都渐渐融化在水中。
第二,自我暗示。进入考场紧张时,可通过自我暗示(即自己主动、有意识地通过言语、手势等间接、隐含的方式向自己发出某种信息,使自己按照自己指示的方向去做),不断地提醒自己:“沉住气,不要紧张,我会考好的。”这样紧张的情绪就会缓解下来。
第三,激励激励。通过许多直接明了的方式,如名言、警句等,自我激励可以激励自己,自我激励是一种精神动力,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就可以从不良情绪中恢复过来。
第四,逆向思维。反思维就是反思索。在你感情上的冲动,一时难以控制的时候,应该多想想别人的境况,考虑一下一时冲动可能酿成的后果,这样才能把思绪从怒火中拉回来,让你的过激情绪降到温来。
第五,升华。另外,也能将痛苦、烦恼、忧愁等其他不良情绪与头脑中的某些闪光联系起来,转化为积极有益的行为,即升华。
当然,还有很多方法控制情绪,就不一一赘述了。总而言之,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情绪特征,正确认识情绪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情绪品质,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保持健康的心态;在中学生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消极情绪妨碍健康、学习和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