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萝卜刀、鼻吸能量棒、炸包”等所谓的“整蛊类、恶作剧小玩具”在市场上热销。这些玩具不仅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往往缺乏产品标识、合格证以及生产厂家等信息,这使得它们成为潜在的致命威胁。为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我们特此向所有家长发出安全警示,建议家长们引导孩子自觉抵制这些危险玩具,做到不购买、不携带、不玩耍。
“萝卜刀”作为一种所谓的“整蛊类、恶作剧小玩具”,近期在市场上备受瞩目。然而,这种玩具却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由于缺乏必要的产品标识、合格证以及生产厂家等信息,使得其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为确保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我们强烈建议家长们引导孩子远离这类危险玩具,切勿购买、携带或玩耍。
“萝卜刀”这种外形酷似胡萝卜的彩色塑料玩具刀,通过重力和惯性实现刀片的弹出与收回。然而,这种玩具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首先,小孩在使用时可能因不慎而将刀尖戳向身体的其他敏感部位,例如眼睛或脸部,从而造成严重伤害;其次,玩耍过程中,小孩可能误吞萝卜刀的零部件,如刀柄或刀片,导致窒息或其他身体损害;再者,萝卜刀的锋利特性可能使小孩在无意间伤害到其他人;最后,对于年龄较小、安全意识尚未形成的幼儿来说,萝卜刀的捅击动作可能会激发他们的暴力倾向。
市场监管部门揭示,“炸包”玩具内含一小包液体和粉末状固体。液体为苏打水包(碱性),而固体则是柠檬酸粉(酸性)。当小包液体被挤破时,两者会引发化学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导致袋子迅速膨胀并猛烈爆开,伴随巨响。值得注意的是,炸开后产生的硫化氢是一种高度危险的急性剧毒物质。仅需少量高浓度的硫化氢吸入,便可能在短时间内致命。即便是低浓度的硫化氢,也对眼睛、呼吸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构成威胁。
鼻吸能量棒,外形似一根塑料棒,内部填充了粉末状的樟脑和薄荷。使用时,只需将棒状物置于鼻孔下方,轻轻一吸,便能感受到清凉的刺激。然而,专家提醒,尽管樟脑和薄荷源自天然,但过量使用仍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长期或大量吸入樟脑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肝脏损害,以及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
外观上,这支笔与普通笔无异,但拔下笔帽后,竟露出了一把锋利的真刀。刀身厚重,刀尖尖锐,且刀身不短,这种文具与刀具的混合,其潜在危险远超刀具本身。它如同校园中的一颗定时炸弹,让人防不胜防。
泡大珠,这款被称作泡大珠或海洋宝宝的玩具
外观酷似糖果,价格亲民且易于获取,然而却潜藏着不小的安全隐患。当这种玩具接触到水后,其体积会迅速膨胀至数百倍。如果不慎误吞,特别是进入肠道或内脏,有可能引发肠梗阻等严重后果。因此,家长们需要警惕并教育孩子们远离这类危险的玩具。
牙签弩,这款尺寸仅为十公分左右的迷你弩形玩具
虽不起眼却极具杀伤力。金属材质的它,在安装上牙签后,便能轻松发射,直击目标。倘若以牙签为箭,它甚至能轻易穿透一次性纸杯,或扎爆气球。即便是竹制的牙签,也能轻易穿透硬纸板,并洞穿其后的气球。如此强大的穿透力,让人不得不防。
强化安全意识
家长们需引导孩子认识到“萝卜刀、鼻吸能量棒”等危险玩具的潜在危害,并通过教育促使孩子自觉远离这些玩具,做到不购买、不携带、不玩耍。
严格监管措施
家长应树立榜样,避免为孩子购买此类危险玩具。若发现孩子已有此类玩具,应立即妥善保管,并给予必要的安全教育,以防孩子在玩耍过程中造成伤害。同时,家长应与幼儿园紧密合作,共同监督和管理孩子,确保孩子不会将此类危险玩具带入学校。
全面检查家中玩具
家长们可以在家中进行一次全面的玩具安全隐患排查,包括检查是否存在牙签弩、指尖陀螺、刀具、枪支、激光类等危险玩具,以及确认现有玩具是否存在零件脱落或破损等安全隐患。排查完毕后,应妥善处理或丢弃危险玩具,并告诫孩子远离此类物品。
谨慎选购安全玩具
在为孩子选购玩具时,家长们应确保选择来自正规厂家、适合孩子年龄阶段且有益于其身心发展的儿童和学生用品。同时,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包装上的警告和提醒信息,以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每日入园前,请家长务必仔细检查孩子的衣物口袋,严禁携带如钉子、别针、小棍、破损塑料片、带棱角石子及金属卡等尖利物品,以防不测。
家长需配合老师,教育孩子不要将小珠子、小黄豆等小颗粒物品塞入鼻、耳、口中,以免引发意外。
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家长应时刻关注周围环境,确保孩子不捡拾小果子、小珠子、小石子等危险物品。
避免给孩子脖子上佩戴饰品挂件,并谨慎选择穿着,尽量不穿带有亮片、珠子或带子衣服,以防活动时发生意外。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为了确保孩子们在校园内的安全,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细心留意每一个细节。幼儿是家庭的未来,也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我们共同守护。因此,我们呼吁家校携手,对孩子们进行禁带危险玩具入校的教育,以确保他们能够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