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网
当前页面:首页> > 辅导案例 > 详细内容

一例厌学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9/5/9 15:05:42

    摘要中学生刘某因学业压力引起焦虑抑郁情绪,并在错误认知的支配下停学在家,不愿上学。咨询师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厌学心理。并运用合理情绪疗法,通过4次咨询使刘某基本恢复了心理健康。刘某在咨询结束后自感状态良好,能正常上学,母亲的反映和心理测验结果均显示咨询效果良好。

    一、一般资料

1、求助者:刘某,男,13岁,初一学生,系独生子。身高1.60左右,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父母均为一般职员,大专文化,和奶奶同住,家族无精神病史。

2、身体状态:饮食正常,晚上迟迟不能入睡,早上起得晚。

3、社会功能:人际交往正常,但不愿去学校。

4、心理测验:1SCL90:总分:156,抑郁:2.1,焦虑:2.5

其余因子分均小于1.8

2)SDS:标准分57 SAS:标准分62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1、主诉:中学作业多,数学自己又听不懂,感到很有压力。感到上学没意思,不想上学了,希望父母给他转学,到初中毕业时上个中专。

2、个人陈述:小学时感觉特好,上初中后不一样了,作业多,每天晚上要做作业,玩的时间也少。上学压力大,不想上了。真羡慕那些坏学生,没有压力。我从小学同学那知道,我们学校比其他学校作业要多。我们不会做的题老师从来不讲,她把答案给各个组长,让组长改我们作业,然后组长之间相互改。数学完全听不懂,别人都能听懂,就我听不懂,我想我是学不好数学了。小学时妈妈好让我学奥数,数学基础没打好。我想现在就上中专学厨师,然后有工作,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历史、小说类的都喜欢。我作文还可以。历史没复习考了全班第一,同学们都挺震惊的。

    在家就打打游戏听听歌,有时也挺无聊,觉得没意思。心里难受了就出去转一下。晚上睡不着,是在想“到底怎么办”,我妈说办不了初中毕业证,那我就想转学也行,反正不想去这个学校。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1、咨询师观察:刘某衣着整齐,很有礼貌,说话时思维清晰,性格内向温和。对历史知识和侦探小说有浓厚兴趣,谈到学习有明显回避心理。

2、母亲诉述:孩子一个月前开始情绪不好,说作业太多,烦,有时对我发脾气。三周前突然说自己不想上学了,把自己关在房子里,饭也不吃,我们只好同意他留在家里。给学校老师请了病假。我们一提上学他就特别烦燥,就想一个人出去转。要求我给他转学,说以后只上辅课,混到毕业,上个中专就行。以前都早早就睡了,现在晚上不想睡,不到一点不睡,早上起得晚。晚上睡觉会喊。有一次还用水果刀把自己的手弄破,说流血让他觉得放松,我很担心。

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为了不去上学,经常喝凉水,想让自己感冒。

在家就是看电视,听音乐,打游戏,有时也出去转一下,有时也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有时他也说觉得无聊。说他想当一名坏学生,那样就没有压力了。他说其实好多同学都有“作业多,上学没意思”的感觉,但都不敢说。他有几个好朋友,最近来家里玩过几次。他们走时问他:“你明天去学校不?”他说:“不知道”。

小时候成绩一直不错,喜欢学习,认真完成作业,也听话。刚上初中时成绩在班上第三名,现在是第九名。就是数学现在不理想,因此还埋怨我小学时让他补奥数害了他。数学现在听不懂,不想学了。

他内向,朋友少。兴趣有:乒乓球,读书,特别是历史书。与我关系一直挺好,小时挺粘我。但比较自立,小时候就会做饭。

四、评估与诊断

1、评估:根据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整体心理健康状态教差。其问题主要由学业压力引起,存在认知上的错误观念;有焦虑抑郁情绪。

2、诊断:该求助者的问题属一般心理问题。

3、诊断依据:

1)、诱因:求助者的症状由现实因素引起,并因此有不良情绪体验。

2)、病程:求助者不良情绪已持续满一个月。

3)、反应的强度:不太强烈。行为不失常态,社会功能基本正常,效率有所下降。

4)、是否泛化:不良情绪尚未泛化,仅局限于最初事件。

4、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医,无妄想、幻觉、逻辑思维紊乱等异常症状,故可排除精神病。

2)、与神经症相鉴别: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冲突不具有现实意义,也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而该求助者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密切相关,并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故可排除神经症。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由强烈现实刺激引起,痛苦情绪持续两个以上,反应程度强烈,痛苦难以解脱,社会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反应对象已被泛化,而引起该求助者问题的现实因素并不强烈,不良情绪也只持续了一个月,反应程度不太强烈,社会功能基本正常,反应对象尚未泛化,故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病因分析:

1)、生物原因:无明显生物原因。

2)、社会原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学校的作业多,数学听不懂。

3)、心理原因:(1)存在认知错误:如自己数学学不好。(2)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如因为学业压力大希望母亲给他转学;为了不去上学,喝凉水让自己感冒。(3)被焦虑情绪所困扰,不能自己解决。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经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

1)缓解该求助者焦虑抑郁的情绪。

2)帮其找到情绪背后的不合理信念并修通。

3)改变该求助者在自我认知上以偏概全的错误观念。

2、长远目标:

1)完善求助者的自我认知,增强其适应能力,树立自信心。

2)在完成以上各目标的基础上,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原理和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1)、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它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信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信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A直接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2)、方法:

1)心理诊断阶段: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找出其不合理信念B

2)领悟阶段:使求助者进一步明确不合理信念,并领悟到自身的问题和其自身的不合理观念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事件本身;他们因此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3)修通阶段:这一阶段是合理情绪疗法最主要的部分,主要任务是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具体方法有: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3)认知性的家庭作业;4)其他方法。

4)再教育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重建新的反应模式,主要任务是巩固前几个阶段所取得的效果,帮助求助者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新观念得以强化,在咨询结束后可以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以能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材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时间和费用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左右,共4次。

   咨询费用:每次100元。

心理测验收费:SAS/SDS20/次;SCL-9060/次。

七、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1次)

任务:

1)与刘某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通过会谈、心理测量了解其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

3)确定主要问题,探寻改变意愿。 

完成情况:

1)向刘某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倾听刘某的诉说,鼓励其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获取了张某的信任和理解,初步建立咨询关系;

3)收集求助者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4)刘某独立完成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 、90项症状清单的自测;

5)用体验法(讲解数学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题)使其认识到数学不是他想的那么难;并且帮其找到了听不懂数学的原因:基础知识薄弱,没养成好的做题习惯。从而消除了对自己智力的质疑。

6)对刘某的问题达成共识后,双方共同商定咨询方案,共咨询4次,每周一次。

2、心理咨询阶段(第2-3次)

任务:

1) 继续加深咨询关系;

2)继续缓解其情绪,恢复自信。

3)用ABC理论对张某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找出其不合理信念B

4)使其认识到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4)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完成情况:

1)通过放松训练其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咨询关系得到加深;

2)通过深入分析和辩论,刘某领悟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转学和当差生都不能解决问题;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也是想象的成分居多。帮他形成正确的认识:中学学习内容改变,有不适应的情况,是很正常的现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提高自我心理素质,改变错误认识,才能很好地适应生活。如果真是老师布置作业有问题,也可以想办法解决。

4)布置家庭作业:A 找认识的差生问他们有压力吗?快乐吗?

B了解厨师的职业状况(工资,业余时间等)。

3、结束与巩固阶段(第4次)

任务:

1)学会有效的解决问题;

2)合理认识自我;

3)对整个咨询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巩固咨询成果。

完成情况:

1)反馈家庭作业:他了解到,差生们内心也渴望学习好,也有他们的烦恼;厨师职业也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2)以帮其制定了寒假数学补习计划为例,教会他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和其沟通作业多的问题,使他意识到学生或让家长可以和老师协商,因为作业的目的是巩固知识,而不是为作业而作业。

3)用写句子的方法让刘某全面评价了自己,并和他探讨了他未来的可能性:一流的厨师,作家,历史学教授等等。

4)对整个咨询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刘某感到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收获了很多,对未来有了更多的信心。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情绪状态明显改善,做事比以往更加有信心。认为自己还是有很多的优点的。对中学怎么度过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虽然数学还是有些吃力,但自己不再想以前那样悲观。

2、母亲反馈:能正常上学了,也不再无故发脾气,睡眠也恢复了正常。虽然一个多月没上学了,但还是平静的参加了期末考试。

3、心理咨询师评估:刘某已基本纠正了不良认知;情绪症状(焦虑、抑郁)得到了改善;重新返校开始上学。

4、心理测验:1SCL90:总分:146,抑郁:1.6,焦虑:1.9

其余因子分均小于1.7

2)SDS:标准分43  SAS:标准分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