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网
当前页面:首页> > 辅导案例 > 详细内容

一例考试焦虑的个案辅导

发布时间:2019/9/27 10:22:41

一、案例描述

(一)来访者基本信息

小蔡,女孩,高三补习生,比较内向。父母关系不融洽,经常吵架。有一个弟弟。

去年高考没有考上本一线,自己决定复读。当时父母是不太同意复读。父母的朋友劝说,复读不一定就进步,万一考砸了,就更糟糕了,不如现在也考上本科,直接去读大学。但是,她本人还是坚定选择了复读生生活。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她常规的补习校园生活。宅家三个多月,感觉自己学习效果很差,一想到自己是复读生,学习效果又差,心里就很害怕。意料之中,返校后的省质检考得不如意,心里就更急更害怕了。第二次的市质检考试,没有把握,直接选择放弃考试。

班主任推荐过来咨询,本人不大乐意来。最后还是选择了走进咨询。

(二)案例诊断

在综合收集求助者多方面的资料后,初步诊断为因为高考压力引起的考试焦虑情绪。

第一,求助者的问题是由明显的社会公共事件引起的,即学习压力及自我期待引起的焦虑。

第二,社会生活事件及他对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方式对她心理问题的发生均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并引发了其他的身心反应,焦虑情绪持续存在的时间不到1年。

第四,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时间与表现形式和心理因素联系紧密,具体明确的对象和固定内容、无显著(有轻微)的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并未泛化,可排除焦虑症。

二、个案干预

   根据求助者的根据求助者的身份特征、强烈的改变动机,可知这个案例宜以认知疗法为主,调整其对学业成败及他人评价的认知方式。

共同商定了咨询目标:

1.     具体目标:缓解焦虑情绪,可以借助一些缓解焦虑的技巧,比如腹式深呼吸。

2.近期目标:基本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规律,调整关注的重点,以坦然的心态来面对。

3.最终目标:调整对不确定事件的认知方式,多关注其积极面,能接受生活中的重要事件的得失成败。

三、个案辅导过程

第一次咨询:运用倾听、共情技术来建立关系,宣泄其焦虑情绪。

初次接待,来访者头埋得低,沉默着,好一会才说:“我实在不敢面对那成绩。一想到自己是复读生,考试才那样,心里好害怕。也不敢跟已经上大学的闺蜜聊天。她们总会说,‘我相信你可以考一本的。’再想到父母,之前是反对我补习的,他们的朋友也劝父母不要让我补习,是我自己非要补的,我自己出学费过来补习。万一这次考砸了,难以想象那后果的可怕。”

几乎不用我多说什么,她好像找到了一个可以尽情倾诉的对象,把自己心底的担忧一股脑儿倾吐出来,此时已泪流满面。

倾听接纳让他宣泄消极焦虑情绪,她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为咨访关系奠定基础。运用解释澄清等技术分析问题,探寻根源。压力的来源,不仅是自己的理想预期,还有来自父母父母朋友的评价,同学的看法。

第二次咨询:可以借助一些缓解焦虑的技巧以及运用系统脱敏法调节考试焦虑。

帮助求助者学会放松技巧——腹式深呼吸,构建焦虑等级,进行脱敏训练,减轻求助者考试焦虑的症状,增强求助者自信心。与求助者商谈构建焦虑等级,共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想象你在课室里做有关迎考的复习题。

2、想象再过一个月进行高考。

3、想象再过一周进行高考。

4、想象明天高考。

5、想象正在走进考场。

6、想象正在进行考试,有自己不会做的题。

7、想象再过一周公布成绩。

8、想象再过三天公布成绩。

9、想象正在宣布各科成绩。

10、想象得知高考分数。

第三次咨询:运用理性情绪疗法调整她的认知,实现改变。运用短期焦点解决咨询技术寻找利用已有资源增强力量和自信心。

调整关注的方式,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如何争取把高考考好,即怎样考好试,而不是像她这样总是想着可能考不好,考不好就会怎样怎样,应经常给自己以积极的暗示来调动身上有利于考试成功的因素,少关注消极的东西,以乐观豁达态度来看待考试及其得失,并以最大的努力来准备考试。寻找过去成功考试的经验,利用这种经验,保持平稳心态对待学习。

四、效果与反思

通过几个阶段咨询,在最后一次咨询时,他说:“自己想开了许多,尽最大努力去考吧,而不管能否考上以及其他的东西了。情绪稳定了,心情也平静不少,学习起来劲头也足了,睡眠也好了起来。最近正备战高考。

来访者的一些认知方式,还待阅历增加而慢慢改变。焦虑的情绪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的个性特质,要彻底杜绝,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通过个人的努力,不断地完善人格,借助自我的强大来与之抗衡,所以咨询的远期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