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1.饭后温水(36℃左右)漱口和使用牙线
进食后口中容易产酸,会使牙齿外层的坚硬组织软化,学术上称之为脱矿,因此提倡在进食和饮用酸性饮料后,不要即刻刷牙,最好在1小时后待脱矿的牙体组织再矿化后再刷。如果实在不方便,可咀嚼含木糖醇的口香糖。它不会产生引发龋坏--虫牙--的酸性物质,能够减少牙菌斑和牙石;
牙缝里若有食物嵌塞,应及时用牙线--牙签较硬易对牙周造成破坏--剔出来,不然长时间对牙周有刺激,还容易长虫牙。
2.早晚刷牙,睡前刷牙更重要。
刷牙之后,不要再进食除清水外的任何东西。如果有牙周炎,牙根暴露,需要使用牙间隙刷。
对于刚出生~6个月大未萌牙的婴儿,母亲应在每次喂养后,将食指用清洁的纱布包好(或用棉花棒),蘸温开水轻拭舌头、牙龈上的食物残渣;对于6个月~1岁半的小儿,乳牙开始萌出,每次进食完毕都应擦拭牙面污物。
孩子再大些可先由家长带着刷牙(2岁过会漱口时即可使用儿童牙膏),利用孩子喜欢模仿这一点,逐渐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正确的刷牙方法
将牙刷毛(刷毛应韧而软、细,刷头大小适当,一般覆盖2-3个牙面)放在牙齿与牙龈交界处,刷毛与牙齿表面呈45度角,顺着牙缝竖刷。刷牙时避免用力过大,以免过度磨损和刺激牙齿和牙周(导致牙龈退缩)。牙龈退缩后暴露的牙骨质很薄并易磨损,会导致其内层的牙本质更快、更广泛地暴露。
刷上牙时,从上往下刷;刷下牙时,从下往上刷;刷咀嚼面时,前后来回刷。里里外外都要刷,每个地方五六下,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电动牙刷只要正确地把牙刷放在牙齿表面上使用,刷牙时间可以缩短。
二、采取防龋措施
氟可以预防虫牙。但儿童时期要防止氟素过多,否则不仅会妨碍牙齿的发育,甚至还会引起全身氟中毒。茶水中含氟量比较高,成人可经常饮用茶水,也可用含氟牙膏刷牙(幼儿不宜自行使用,以免吞下过多的氟)。
三、调整饮食结构
要预防龋病必须控制食糖量,同时饮食要讲究粗细搭配,适当多吃些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等。
对于儿童,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尤其应多吃些含有磷、钙、维生素类的食物,例如豆类制品、海带、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对牙齿的发育、钙化都有很大的好处。
儿童还应改掉两餐间吃甜食的习惯,特别是睡前吃糖的习惯,也不要让幼儿含着奶头或糖果睡觉。少吃粘性甜食,如奶糖、蛋糕等。
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四、少抽烟甚至不抽烟。抽烟可以刺激牙龈,同时也是造成口腔粘膜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五、避免牙齿承受过重的压力,尽量不用牙齿咬食过硬的食物。
六、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1.平时要注意自我检查口腔,一般0-5岁的儿童每隔2-3个月检查一次,6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每隔0.5-1年(糖尿病患者,每3-4个月)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龋齿等口腔疾病。由于儿童的乳牙龋病发展得很快,家长要经常查看孩子的牙齿,发现情况,及时就医。
2.每年1-2次洗牙。有一部分牙间隙是刷牙刷不到的,细菌及食物的细小残渣在牙面上日积月累,并逐渐层层矿化(实验证明菌斑24小时就可以钙化,这是每天至少刷牙两次的理论基础),最终形成牙石(牙石刷牙是刷不掉的)。菌斑和牙石先导致牙龈炎,随后病变扩展到整个牙周组织,造成牙槽骨破坏,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导致牙周病。洗牙不但能清除牙面一些污垢而不损伤牙齿,还有防龋齿,去口臭等防治口腔疾病的好处。
3.自我检查的方法是在光线好的条件下,面对着镜子,张口检查牙齿的咬合面等。正常牙面为洁白或淡黄色,且有光泽。凡牙面呈白垩色无光泽就可能是龋病的早期表现。此外还应注意牙齿有无形、质的改变。
两个人相互检查比较好。一个人使用筷子将另一个人的颊、舌侧牙面暴露出来,就能看清大部分牙面有无龋病了。
如有食物嵌塞或牙对冷、热刺激敏感时,应警惕龋洞的可能,此时应及时检查。
七、儿童不良习惯与牙列畸形
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可能会引起多种牙颌畸形。这些不良习惯包括:
1.吮指习惯。由于吮指时,拇指放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处,会阻止前牙正常萌出,导致闭口时上下前牙间出现圆形的间隙-开合;另外会使牙弓变窄,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
2.伸舌习惯。指舌尖不停地舔牙齿,如果常将舌尖放于上下前牙之间,会导致开合;舌前伸抵触下前牙可使下颌向前移位,形成下颌前凸畸形,俗称“地包天”;舌同时抵触上下前牙可使上下牙均向前移位,导致双牙弓或双颌前突。
3.咬唇习惯。咬上唇造成下颌前凸,上牙拥挤并向舌侧倾斜;咬下唇可以使下颌后缩,下牙拥挤,上牙前凸呈“鸟嘴状 ”。
4.偏侧咀嚼,导致脸型左右不对称。
5.咬物习惯,可导致颌面发育异常及面部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