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是如何开展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一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在儿童交通安全教育体系建设以及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的具体做法,那么,这些国家开展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具有哪些特点呢?
一、在教育体系方面,建立了完整的、系统的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的交通安全教育体系均以不同等级的教育阶段来划分,通过分析各年龄段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充分满足各年龄段儿童的发展需求。在学龄前阶段为监护人及幼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详细的教育指导手册、购买玩具、绘本、贴纸、识字卡等交通安全教品的渠道,强调监护人在学龄前阶段参与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模范作用;进入小学阶段后主张培养儿童独立出行的能力,引入乘车及步行相关知识;初中阶段引入骑行的内容;高中阶段提供驾驶机动车的教育资源。
特别要提及的是日本交通安全学者根据初中生群体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该年龄段儿童的3个特点:一是体力和能力上更接近于成年人,预测和规避危险的能力有所增强;二是了解但是无法做到完全遵守规则;三是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主张教育者要从“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层面来引导初中生建立交通安全意识。
二、在教育方法方面,强调实践和演练在交通安全教育中的地位。
世界经合组织认为道路安全教育方法应建立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对儿童交通安全技能的训练。在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的交通安全教育内容中多次提及将所学习的交通安全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日本提出监护人要带领儿童多次走“上学路”,监护人要与儿童讨论道路上可能出现的风险点,鼓励儿童找出道路上的危险并提出如何避免的方法;澳大利亚的“骑车去上学(Ride2School)计划”帮助儿童在上学路上了解骑行的交通安全知识。均着力于交通安全行为的演练与实践,在实践中强化儿童对于内容的记忆、肌肉的记忆。
三、在教育形式方面,突出游戏在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作用。
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强调通过游戏的方式观察并倾听儿童的真实想法,了解儿童作为道路使用者的一些问题,增进儿童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及时对儿童提出的交通安全问题进行反馈。例如澳大利亚幼儿园开展的“运输沙子游戏”,要求教师与儿童共同制定详细的运输计划,提醒过程中的交通安全隐患,引导儿童在游戏中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图:澳大利亚明确提出要引导儿童在玩耍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四、在教育机制方面,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通安全教育。
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均通过全面、层次分明的顶层设计,规定了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总体目标、实施计划和评估方法。同时,社会公益组织与家庭、社区、学校等积极配合,形成共同推动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发展的合力。例如日本文部省(教育部)制定的《儿童交通安全指导守则》明确了实现一个“无事故”的日本社会,“日本交通安全协会”作为日本最大的交通安全公益机构,组织有学术背景的研究人员编纂了交通安全教材和刊物,开展对婴幼儿监护人、教师的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进校园的交通安全教育体验活动。
五、在教育理念方面,注重儿童的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
为了让儿童尽快树立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均从学龄前儿童开始制定了详细、清晰的教育内容,到小学和初中阶段引入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相关资源,引导儿童分析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划分。同时提供有较强操作性的交通安全教育方法,提倡交通安全教育的终身性,强调监护人遵守交通规则、树立榜样的重要性,不断评估交通安全教育内容的可持续性,激发儿童从他律转为自律。
六、在教育导向方面,将教育内容与社会议题结合激发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澳大利亚在“乘坐公交车”的教育资源中提出鼓励儿童探索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电动汽车和公共汽车哪个更环保,帮助儿童理解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对环境的影响。日本的学校在初中阶段开始定期引导学生登陆相关交通事故数据网站,了解近期所在地区发生的交通事故并展开分析,探讨交通事故的发生背景、原因及责任认定等内容。这类交通安全教育方法不仅停留在基础教育内容上,还将社会议题、社会环境和交通安全紧密结合,强调儿童的社会属性,充分激发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公共责任的主动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