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网
当前页面:首页> > 心海导航 > 详细内容

孩子“不听话”并不完全是坏事

发布时间:2022/8/30 9:29:01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对儿童进行“乖”教育。很多父母总喜欢用“你很乖”或“你不乖”来评价孩子,把“乖”当作教育的标杆,具体就是听话,能够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做事。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在塑造这样一批“好孩子”的过程中,往往还剥夺了他们树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独立空间,甚至无形中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片面强调儿童社会性的教育观念。

       如今学校选三好学生,为什么女生十之七八?为什么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永远不会出现在所谓的“优等生”中?这个道理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比起男孩的好动,女孩更容易安静下来好好学习,不吵不闹,不惹是非,完全符合我们这个社会公认的“乖”孩子的标准。这种三好学生当然值得肯定,但是我想,那些不听话的淘气孩子也有他们的优点。例如上课时喜欢做小动作的学生,虽然经常会受到老师的训斥,但每一次批改后,都能立即抖擞精神继续顽皮。因此说,他们的抗"打击"的能力比那些"好学生"强多了,而且他们的自我调节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是一种,能够使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的生活,这对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有很大帮助。


专业观点:孩子“不听话”并不完全是坏事。

       事实上,孩子们有时会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不服从父母的指示,这正是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一些心理学家认为,3岁的孩子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孩子。就连五、六岁的孩子也有反抗的迹象。更何况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每天都能吸收很多信息,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家长过早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既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又容易扼杀孩子的天性,使孩子在小的时候就丧失了最宝贵的创造力,这会给家长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Hechai做过以下实验:他分别追踪观察了100个孩子在2-5岁时有强烈的反抗倾向,和100个没有这种倾向的孩子倒青年期的变化。研究发现,前者有84%的男性意志坚强,具有主见,能够独立分析、判断和决策;而后者只有26%意志坚强,其余的则遇事不能决策,不能独立承担责任。本研究表明,具有强烈反抗行为的儿童,长大后容易具有强烈的独立意志,这也是21世纪人才所应该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