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电影《怦然心动》中有这么一段印象深刻的剧情:
布莱斯跟着家人搬到一个小镇上,而布莱斯的到来令邻家女孩朱莉怦然心动,后来他们做了同班同学。朱莉家后院养着很多只鸡,为了接近她喜欢的布利斯,于是,每天拿着一打鸡蛋送到布利斯家,乐此不疲。本以为布利斯及其家人会感激,喜欢她送的鸡蛋,不料,在某一次送鸡蛋之后,剧情发生了反转。
某一次,朱莉像往常一样把一打鸡蛋送到布利斯的手上。但是,在转身离开的时候,发现布利斯想把她送的鸡蛋和垃圾一起扔掉。在朱莉不停地追问下,布利斯说出了这样的理由:他爸爸觉得她家鸡圈脏兮兮的,怕吃了鸡蛋感染上沙门氏菌。
显然,对于朱莉的付出,布利斯一家人并不感激。朱莉伤心不已。
生活中,我们热情地去帮助别人,没有得到感激,反而遭到别人的嫌弃,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01
对待朋友、家人、同事等身边的人,我们总会不自觉担心他们会受到伤害,说话和做事总会照顾的他们的感受。然而,在一味地讨好过程中,他们把你的好当做“理所当然”。如果有一次,没有顾及他们的感受,就会觉得你这个人不好。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讨好型人格”。这种人格存在我们很多人身上,尤其是对待亲近的人,会一味地讨好,哪怕自己受委屈,也不忍心他们难受。
在一次,《奇葩大会》上蒋方舟分享了自己“讨好型人格”经历:少年成名的蒋方舟,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获得了很多赞誉和羡慕。直到有一天朋友问她:“你有没有跟朋友产生过真是的情感?”她突然发现自己不但在同事和朋友面前不会表达真实情感,在爱人面前,也尽量避免一切冲突,不想让对方伤心。这么多年来,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职场上,她一直扮演着讨好别人的角色。
很多时候,我们一直这么做。各个生活场合,进行着各个角色的切换。在父母面前扮演孝顺的孩子,在朋友面前扮演体贴善良的伙伴,在爱人面前扮演温柔贤惠的妻子,在孩子面前扮演一个好妈妈的角色......我们小心翼翼的观察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得到肯定,会不会有不妥的地方。在庆幸之余,我们没有做很多离谱的事情,努力着维持生活中各种平衡。但我们真的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这样做吗?
02
工作中,只要有交集,不管你讨不讨厌那个人,都会温柔的对待他,维持你的好人形象。生活中,为了缓解两个人的尴尬,积极的去找话题聊,即使你内心感觉无聊,也会一直聊下去。因为你需要维持他眼里懂礼貌的你。很多时候,我们从来都会忽略自己内心的声音,不顾及自己的感受,努力去讨好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维持在大家面前好人的形象。只要我们有一个动作不对,引起对方的一丝反感,就会不断地审问自己。即使自己犯了一个小错误,也会陷入自责中。
可是,我们到底有没有真正试着问问自己,你内心真实的声音,真正的你自己,是否愿意这么做?难道你真的很在乎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吗?也许,会有很多人质疑,在别人面前维持一个好的形象,不是必须的嘛?当然是必须的,一个好的形象是我们人生道路的通行证,但前提是,这个形象是你自信的表现,而不是放低自己,去讨好他人。
03
从小,父母会经常告诉我们“听话,才是好孩子。”于是,长到后,我们努力维持着“听话、懂事”的完美形象。我们也会一直相信“听话、懂事”更会好运加身。
然而,在现实的世界里,“听话、懂事”却不讨喜。你做事是认真,但是,你软弱的性子、不会拒绝的行为,在别人眼里成了容易欺负你的把柄。当领导给你多增加任务时,你认为是看重你,而在别人眼里你是傻。当别人偶尔发善心帮助你时,你认为这人真好,其实,人家根本没有正眼瞧你。当别人说你这么做不对时,你及时纠正,其实,你没有错误。........
很多时候,“讨好型人格”总会试图压抑自己,把别人的评判当做自己的行为准则。不能接受自己丑陋的一面,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可是,很多都没有意识到,这本来就是自欺欺人。
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人,都有坏的一面和好的一面,丢失了任何一面,都不能算完整的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有自然而然形成的行为准则和自我判断,根本不是另一人所能左右。就像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
所以,你就是你,无需活在别人的标准里,你有你的规则,根本不需要他人指正。
爱你的人是喜欢真实的你,不是伪装的你,所以,无需掩盖你真是的意图和想法。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活出自我。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道:“我愿我行我素,不愿涂脂抹粉,招摇过市;我也不愿生活在这个不安的,神经质的,忙乱的、琐细世纪生活中,宁可或立或坐,沉思着,听人这世纪过去。”
你的世界是你自己的,不是他人的。
你可以大声对自己说:“讨好自己,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