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网
当前页面:首页> > 心海导航 > 详细内容

如何破解考前焦虑症?

发布时间:2019/9/29 10:50:24

说起考前焦虑症,相信很多同学都不陌生。考试是我们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的试金石。很多人对考试畏之如虎,产生恐惧和焦虑。延起老师和大家一样,也是从学生一步步地走过来的,对考试也是感同身受。甚至面对考试,我也曾深深焦虑过。

记得高考前夕,我的压力很大,因为那是我第二次参加高考,我是复读生呢,一期模拟考试的时候,成绩不是很理想,搞的自己压力很大,严重的失眠。晚上两点还翻来覆去睡不着,早上五点就醒了,而且干打哈欠就是睡不着。复习功课的时候,一听到电视声音和说话的声音,就巨闹心无比。哪怕别人咳嗽一声、吸鼻涕这些噪声也特别敏感,闹心死我了,苦不堪言啊!后来专门去找专家才调整过来。

作为过来人,我想说的是人生如赛场,同学们在临考前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都是正常现象。紧张焦虑代表你对这次考试非常重要。事实上,适度的紧张还可以维持学习的兴奋性,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潜能。但过犹不及,一旦心理压力过大,比如心悸心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记忆力下降等,就要引起重视及时调整了。2012年高考前夕,湖北曾有一个班因压力过大,集体在教室内打吊瓶补充氨基酸,被称为“最牛吊瓶班”。遗憾的是,该班5O多名学生,在这年高考中因压力过大均发挥不正常,无一人达到一本线。

那么,为什么会有焦虑呢?

第一,要求过高,甚至不切实际。

有些人往往对自己要求很高,希望往自己十全十美,表现在考试中就是对每次考试都要求比别人考得好,小小的失败都可能导致很大的情绪反应;有些人则因家长或老师对其成绩过分关注,对其要求太严。这两类人都会在不自觉中被“不允许失败”的思想占据了头脑。而一旦面对不太有把握的考试时,便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


第二、担忧过度,甚至过分忧虑


有些考生总是在考试之前就一直对并不存在的考试结果忧心忡忡。“万一考砸了怎么办?”“如果这次考砸了,家里会……同学会……”等等一类的想法总是困扰着考生,使其难于集中注意力,难于入眠,记忆力衰退。这些夸大了考试重要性的想法和考生自己想象的“严重后果”不仅使其无法好好复习迎考,同时加重了考生对考试的焦虑。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祝福语:心想事成!对,有时候心想就能事成!宇宙存在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你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是你吸引过来的;心中所想,终能变成现实。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可以让你心想事成。管理学上还有一个墨菲定律,它主要内容就是: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一定会发生,只是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发生罢了。所以,面对考试,如果你头脑中有各种各样的担心,那么,它一定会帮你实现!担心就是一种诅咒,诅咒你不希望遇到的事情发生。相信是一种祝福,你的愿有多大,实践的力量就有多大,所以再次面对考试,请给予自己正面的鼓励,积极的暗示。

第三、困扰过重,甚至一蹶不振

从小学到大学,经历了无数的考试,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有过在大考中失败的经历。这些失败的阴影,特别是面对失败时的一些负性情绪(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严厉的自责,痛苦的体验等)便在大脑中保存下来了。我们的大脑也是一个水果杯,储存了很多的记忆,从小到大,透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与外在世界接触,形成一个个的想法和习惯。每个记忆体、每个念头和思路都储存在脑海当中。大脑像水果杯,负面记忆就是存储在大脑里的 “烂草莓”,它也可能会影响到我们,使我们没有办法从宿怨中挣脱,从以往中修正,丛恐惧中鼓足前进的勇气。当面对新的考试时,当前的考试情景便会引发记忆中相关的失败体验,从而引起情绪的波动。它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注意力的分散和记忆力的减退,从而使人无法从容应考。

第四、用脑过度,甚至严重透支

有些考生只顾拼命复习功课,放弃了正常的睡眠和必要的文体活动时间,长期打“疲劳战”,结果整天头昏脑胀,学习效果很差。当然也有的是营养不良,身体感到过度疲劳,脑神经缺乏活力。往往会觉得一天下来看了很多的东西,但好像什么也没有“入脑”,反而更加心慌。

同时这样复习也是不符合我们的记忆规律的。很多人在复习的时候习惯一直几小时连续地征战,直到觉得疲劳了才停下来休息。但实际上,根据记忆规律,我们知道这样复习所能记住的东西是最少的,而学习效率也是最低的。

那么,怎样克服高考前焦虑症呢?教你五招轻松来搞定。

第一招:客观地认识自己:心理学有个“苏东坡效应”,源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指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没有正确认知,树立过高目标,就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因此,应善于客观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成绩,制定可行的学习目标。

第二招:积极地自我暗示:这在心理学上叫自我成功的预言。法国大作家大仲马说过:“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的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总是笑着念完这串念珠”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有个考生进京赶考夜宿客栈,梦见有个东西落下来了,醒来后很丧气,觉得是不是要“落第(地)”,就不想考了。客栈老板知 道后说,好呀,这不正代表状元落入你囊中吗?考生听后信心满满去考试,结果考进了前三甲。当自己有焦虑情绪时,给自己以强有力的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一定能够成功”、“我看好我自己”等。积极地自我暗示,可以增加自信,克服焦虑。如遇到自己实在解不出的难题也不要忧心忡忡。把自己的心态、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第三招:适量地运动调节:运动本身可以促进人体的内分泌变化,大脑在运动后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人心情的好坏,同大脑内分泌出来的内啡肽的多少相关。这个我有切身体会。作为一名老师,作为职场人,我也会遇到烦心事,会焦躁,会情绪低落,于是我就去健身房,跑步。很快,心情好起来。当你感到焦虑时,索性什么都不要去想,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游泳等,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有效的缓解了焦虑的情绪,使你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做下面的事。

第四招:适当地转移兴趣。天天闷头看书做题很单调、很烦,不妨适当的时候放下手头的功课,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读小说等。在情绪不好时,不妨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最好是积极地休息,起来活动一下手脚,如果方便可以跳一跳、做做体操、洗洗脸,运动可以休息大脑,可以发泄情绪。考试前,如果你喜欢下棋、游戏,不妨适当地玩一玩,这对减轻紧张、压力,改善焦虑情绪是有帮助的。进考场前,可以高强度地运动一两分钟,可以和同学大声说笑,同学间拍拍打打也不为过。

第五招:科学的作息安排。如果还有半个月就高考了,或者期中考试就剩三天了,那就不要搞疲劳战术了。不要再进行满负荷的练习,把身心弄得过于疲劳反而会影响中考的状态。

考前睡得着是好事,睡不着是常事,也要坦然对待。因为紧张,夜不能寐的事情是常有的。这时最可怕的不是没睡好,而是因为没睡好而带来的失败心理——这回我完了。十七、八岁,正是人生中身体机能最好的时候,即使一夜失眠,对第二天的考试也影响不大,而影响大的倒是自己先乱了方寸,恐惧害怕。

在这里,我也要给家长朋友们一些建议。孩子考试,家长是最操心、最担心的,这样的案例我见了太多。孩子面临考试,家长不要如临大敌,乱了分寸。不要一家人围着孩子团团转,甚至父母都请假陪孩子读书,这是不可取的,会增加孩子的压力,还会助长孩子的依赖心,削弱孩子独立面对考试的能力。明智的做法是,家长还是按平时那样工作和生活,但也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在关心他、支持他

家长的任务就是关心孩子的身体安全和饮食卫生,不要让孩子在高考期间生病即可。”秦海莲说,家长不要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心,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一个表情,都能在孩子身上产生心理的波动。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点给予帮助。假如,孩子独立能力较强,家长可表现得跟以前一样;如果孩子很黏人,那么家长要积极关心,并给予一些肢体上的接触,表现得亲昵一些。

同时,家长应观察孩子的情绪,如果孩子情绪不好,家长应及时帮忙调解。家长最大的财富就是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个时候,应该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告诉孩子怎样走过高考,怎样走过人生的坎坷,让孩子看到信心和力量。

此时,孩子最想听父母说的话有“努力就行,我们支持你”“我相信你,尽力就好” “过程比结果重要” “我们永远站在你身后,无论成功与失败”等。孩子最不想听父母说的话有“抓紧时间,别浪费时间”“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一定要考好”“肯定能考上某某大学,没问题”“不要紧张,要仔细啊,好好复习” “你考不好,对得起谁”等。为孩子减压,让孩子觉得父母看重的是自己,并非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