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可是睡了足够的时间啊?!为什么还会这样!”你质问自己。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吴志红表示,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的原因是,中考前的冲刺阶段,你形成了白天低迷、晚上精神的生物钟。
所谓生物钟,也即我们身体各种机能的一种整体节奏,并且这个节奏主要是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所控制,不受我们的意识直接影响。它可以因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而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并且一旦形成就难以立即改变。譬如,假若你中考前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有熬夜的习惯,那么你可能会形成晚上精神白天低迷的生物钟。这个生物钟会保持相当的稳定,到了中考前一两天你才试图把它拨过来,想变成晚上低迷白天精神,只怕就是很不可能的任务了。
中考冲刺阶段,很多考生之所以会形成熬夜的习惯,除了想争分夺秒之外,有时也是因为发现,自己晚上学习的效率很高,而白天倒一般,所以宁愿晚上多学一会儿,而白天则偷偷懒。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中考三天,是白天考试的,这三天,要求我们把最好的状态留在白天,而不是留在晚上。
那么,我们应做一些努力,适当调节生物钟,将状态调成适应高考的模式,上下午状态最好,中午和晚上适当休息。并且,这个工作并不难做到,只要你遵循一个基本原则——留出一段时间,按照中考三天的节奏来安排作息时间表。
现在距离中考还有近10天,是做这样的努力的时候了。
首先,进行横向的调整。具体而言,就是保证在上下午考试进行的时间段里,进行还未彻底完成的复习工作,并适当地做一些中考模拟题,有时只是练练手,有时则是就像中考一样,完成一个完整的模拟考试。这样做的时候,会定好时间,严格按照考试的节奏来执行。
这样做的一个核心目标,是保证上下午这两个时间段,成为一天中仅有的两个高度兴奋期。其他时间,不做高度兴奋的事,譬如,我绝不会在中午或晚上还做中考模拟题。
把最兴奋状态留在考试进行时刻,这是核心原则。同时,几乎同样重要的是,保证作息制度的稳定。简单而言,就是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不管睡觉前状态多好,都要按时躺到床上去;也不管多么困,都要按时起床。如果实在困得不得了,可以在考试时间的间隙、或考试前的上午、中午打个瞌睡简单休息一下。
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讲,这叫做,提供一个稳定的时间框架。这样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框架,不仅可以令自己在中考三天中保证精力的分配,还可以令自己形成一种掌控感,觉得时间和事情的进程,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有了这种掌控感,一个人就不容易慌里慌张,有助于保持心态的稳定。
此外还有纵向的调整,即要意识到,生物钟就像潮起潮落一样,它有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从现在开始到中考当天,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忌讳每天都保持高强度的复习和考试,那样的话,只怕你的生物钟的高潮会提前到来,而到了中考的三天,你却进入了状态的低潮,这就得不偿失了。要有意识将最好的状态,留到中考那一天才激发出来。
这个纵向的调节,只要大致地做成一个逐步发力的过程就可以了。譬如,在距离高考前15天左右,先放松一下,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都深度休息两三天,然后缓缓发力,逐步加强复习和模拟考试的强度。这时也要有一个节奏,不是直线式地一天强度高过一天,而是紧一下再松一下,然后再紧,由此逐步提高强度。
这个调整期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放松但决不放纵。
高中前最后时刻的放松,其实还是在应试氛围内的放松。我们只是减少了应试的紧张程度,但不是彻底离开学习氛围。所以,可以多睡觉、多冥想、适度进行一下体育锻炼、譬如散步、慢跑等中轻量级的体育活动,但最好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
同时,也忌讳因得意而太放松。中考期间的心态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有一个原则:看整体而不要在乎每一门的得失。得意有点像人在天上飘,于是手不稳,脚也不稳,更重要的是心仿佛没有落地的感觉。由此,我建议考生们在网上查一些放松的方法,譬如深呼吸,关键的时候使用一下,可以比较迅速地调整一下自己的应试状态。
最后吴老师表示,不仅中考是一个整体,所以不必太在乎一门的得失,其实整个人生也是一个整体,也不必太在乎中考的得失。家长和考生都不要把太多的重量压在中考那三天上,否则很容易会令自己出现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