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孩子觉着活得没有意义
2021年年底,我的团队和新华社合作调查了30万中国大、中、小学生,发现很多青少年出现“四无”现象: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以及对生命价值无感受。其中,对生命价值无感受就是觉着活得没有意义,即“无意义感”。
有些孩子没有生活目标,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干什么。虽然不需要很早确定职业方向,但人生还是要有一些未来方向的,比如实现自己的理想、娶妻生子、光耀门楣、为社会作贡献等。
有些孩子没有价值观。对于孩子来说,不适合讨论信仰,但他们没有是非观念,好坏对错不分,什么都可以,什么都无所谓。
有些孩子躺平,对什么都没兴趣,什么都不想做;还有些孩子对生命没有任何尊重,对生活没有喜欢、热爱、关心、欣赏的情绪,觉着活得没劲儿、无聊、很难受。这些都是“无意义感”的表现。
“无意义感”的形成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原因。社会竞争确实厉害,有太多的攀比。很多人都被内卷裹挟着一路奔跑,每天忙碌疲惫,舍不得时间去做无用之事,自然体会不到细微的幸福感和生活乐趣。
在社会竞争方面,一些著名大学不能免俗,因为也会宣传状元,宣传有多少个优秀的学者、院士,争取提高在全球高校的排名,等等。
中华民族原本有很多传统的文化和智慧帮助人们活得自在和幸福。然而,有些人却放弃了这些智慧,奉行斗争哲学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我们不少学校缺乏爱的教育,缺乏幸福能力的教育,缺乏合作沟通的教育。从根本上讲,我们有些教育还是存在问题的。
还有家庭原因,主要是有些家庭缺乏情绪价值的挖掘以及沟通合作、友爱关心、享受美好生活能力的培养。
有的父母在与孩子日常对话中没有表达爱和情感的词汇。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有句名言:我们思维的边界是由语言决定的。所以孩子自然很难从家中感受到爱,觉得自己在父母眼中只是一个工具。
家庭的很多问题,我觉得一定程度上也是由社会造成的。社会上有太多排名、KPI,对人们的身心产生很大影响。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自己当做工具一样去忙去卷,一直在奔跑、发展,没有想到自己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应该是爱、快乐和家庭幸福。
培养孩子的意义感,不能舍本逐末
一位家长对我说:“我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无论我说什么,他总是回应‘行’‘可以’‘随便’,好像对什么都无所谓;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激励他,他好像没有欲望,没有爱好,没有想要做的事情,没有追求的方向。”无法沟通,无法激励,自然就无法教育,感到束手无策。最让父母痛苦的是,有的孩子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无意义感”问题,引导孩子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什么是意义感呢?
意义感是我们给自己设计出来的人生目标、志向。
它也是一种连接,比如,一个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那么,他的生命就与奉献连接起来了,会以奉献为人生目标,并从利他行为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可能你看见这个人每天为别人的事辛苦忙碌,还没有钱拿,认为不值当,他却觉得自己的人生特别有意义。
我认为,意义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教育、英雄偶像和美好生活。
意义感需要父母和学校的教育。比如,父母要多陪孩子阅读文学作品。这么做不是简单让他学会遣词造句,提高作文水平,而是去理解书中显示的人的情感、行为和社会生活,潜移默化地提高同理心。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换位思维,带着理解去对话是同理沟通,它们可以帮助孩子与他人建立更好的连接。如果经常受到别人的欢迎和喜欢,孩子怎么可能觉着活得没有意义呢?
英雄偶像是一柄双刃剑。因为崇拜英雄偶像,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模仿他们的行为,树立与他们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目标,干劲十足。
可一旦这份崇拜幻灭,比如喜欢的偶像塌房了,那么这种挫折、失落会让孩子产生虚无主义,丧失意义感。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意义感不是一种先天的意识,而是人们在生活、成长的过程中发现的。存在先于本质,好好活着是第一位的,只有好好活着,才能够从中找到生命的意义。这种简单的逻辑,很多父母却没有想清楚,经常舍本逐末,把精力都用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孩子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义,肯定活得不开心。
一个孩子在生活中只有学习和考试,没有休息和娱乐,没有兴趣和爱好,每天周而复始,看不到一点儿希望。想要倾诉苦恼,父母也不听,只会讲“都是为你好”的大道理……那么,他还会对这个世界有希望吗?
建议父母从孩子9岁开始和他讨论人生意义的话题。在孩子小时候,主要对他进行健康的生活习惯、爱的能力等沟通、性格方面的培养,太早进行意义教育,作用不大。很多国家的心理教育、情商教育也是从9岁开始的。
父母可以多向孩子表达爱,比如拍拍抱抱、含情脉脉地凝视、开心陪伴等,培养孩子爱的能力,增加他的积极情感体验。
另外,在沟通中,要丰富孩子的情感词汇量和意义词汇量。词汇量丰富,孩子表达起来就更加贴切,对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情感词汇量,就是描述情感的词,比如兴奋、生气、悔恨等。意义词汇量,比如目标、志向、理想、追求、境界、道德、美丑、善恶等。
再者,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诗歌、唐诗宋词、小说等文学和艺术,也能帮助孩子在家庭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在帮助孩子建立意义感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掌握三个原则。因人制宜:每个孩子发现意义、找到天赋和快乐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因人制宜;积极回报:一定要让孩子产生愉悦的感觉,有这种情绪情感上积极的获得,他才愿意去做;科学性:不要道听途说,要使用一些心理学的建议和方法,相信科学、相信知识、相信理性。
父母还要避免一些误区。首先不要比。很多父母崇尚见贤思齐。“你看谁家的孩子活得多有意义!你每天无所事事,都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这种话更多时候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恐惧、厌恶,适得其反。其次不要急。父母有时候特别着急,希望马上看到效果。人格的塑造,尤其意义感的塑造是一个终生的事业。最后不要多。很多父母喜欢什么东西都拿来试一试,我觉得让孩子活出善良,活出快乐,其实就是培养意义感的最好办法。
敬畏、升华、良知,赋予人生更多意义感
生命意义的教育需要心理学的参与,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参与。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就是让人生活得更美好、更积极、更幸福。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适合学龄前至六年级孩子家长阅读的《清华积极教育课程汇编(2册)》,比较实用。我认为培养孩子的意义感,比起讲道理,更好的方式是培养敬畏、升华、良知等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我在新作《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一书中,是这样描述敬畏的:
人们面对瑰丽的自然美景,面对道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伟人,沉醉于气势恢宏的音乐中,站在巍峨雄伟的建筑物下,总是会油然而生一种特殊的积极情绪—敬畏。这种情绪是混合了困惑、钦佩、惊奇、服从等不同情绪的高级情感。
敬畏会让人们变得善良、亲社会,有更多利他行为和更强的社会连接感。我的学生、航天员刘洋说,当她在太空中凝望地球时,看见宇宙如此之大,对宇宙的敬畏油然而生。调查显示,很多航天员重返地球后,都对人类充满慈悲,成了环境保护主义者。范仲淹正是抱着对天下苍生的敬畏,才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千古传诵的诗句。
敬畏不是害怕、畏惧,而是深深的崇敬感。孔子提倡“君子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建议父母带着孩子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参观名人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培养对伟人、英雄、模范的敬畏;学习经典的书籍、文章,培养对先哲圣贤、知识学术的敬畏。其实,有些家长带孩子到一些著名大学参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让他从小对学术产生敬畏。这些体验能帮助孩子看到宇宙的浩渺、山河的壮丽多姿,领略伟大的人类创造,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知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产生超越自我的动力。
看到他人的道德行为、欣赏他人的美德,并感到自己的道德情操被提升的情绪就是升华。战争时期,我们有刘胡兰、董存瑞这样为国家、为人民壮烈牺牲的英雄;和平年代,我们也有很多勇于奉献、救死扶伤、舍己为人的英雄。看到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时候我们会感到胸口升起一股暖流,浑身充满力量,甚至暗暗对自己说:“我也要做这样的英雄!”所以,升华具有催人向善的力量。
我始终倡导中国要有英雄教育,传播英雄精神,因为这会让孩子内在有力量。同时,父母也可以成为平凡的英雄,先让自己活得有意义。小孩习惯模仿身边的榜样,更容易产生意义感。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升华状态心是软的,会想模仿、追随、爱戴使自己产生这种感受的人。
除此之外,超凡脱俗、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这些感觉都是升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哈伊·契克森教授研究发现,人在特别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时,会产生一种沉浸其中、物我两忘、酣畅淋漓、如痴如醉的心理体验,提出了福流(flow,又译为心流)的概念。福流既是一种巅峰体验,也是一种升华的来源。
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优势、兴趣特长,多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擅长的事情,给孩子创造升华的体验。孩子越做越好,越做越开心,就越容易产生意义感。这时候,父母可以告诉他,在学习、工作和感情上,也可以产生这种美好的体验,他就会对未来产生一种向往和追求。
良知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王阳明先生认为,良知是无需觉察就能感知出对还是不对的一种感受。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他认为良知是一种知善知恶的情绪体验。我更愿意把良知的范围扩大:动物所不具备的、只有人类才有的特性都可以称之为良知。良知促使我们做正义积极的事情。人和人之间正面积极的联系非常重要,让我们活得更健康幸福。与人为善的过程,还可以让我们产生愉悦感、价值感,帮助他人其实能够成全自己。这些就是我们人生意义特别重要的发现。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一岁左右就有良知了,父母要保护好孩子的良知。我曾经带着学生做过一个研究,发现当人捏了柔软的东西,心会跟着变得柔软,进而对别人的评判不会很严苛;如果捏到硬的东西,结果相反。一些社会道德包括良知,很容易受到场景的影响。
中国人讲腹有诗书气自华,从科学角度来解释,我们读的书、学到的知识在大脑充分地放电和活跃,通过神经元的生物电和生物化学反应在全身激荡。基于这种身心交融、知行合一的原理,父母可以充分利用场景培养孩子的良知。比如养宠物,让他有柔软的触觉;创造光明的环境,所谓“正大光明”,光明也会让人正大;让房间有一些清香,好的嗅觉体验会影响情绪与道德。总之,赏心悦目的物理环境能够滋养和呵护孩子的正气。
父母自身也要守住良知。有些人在受骗上当或遇见不公平的事后,得到一些错误的认知,比如“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并在无意中传递给孩子。另外,我们既要培养孩子热爱自己的国家,也要摒弃仇恨教育,不能盲目排外。引导孩子包容、宽恕,不要让孩子的良知泯灭。
总之,父母培养孩子的意义感,一是要让孩子活下来,而且活得好;二是让孩子有方向感,知善恶、明是非;三是在以上的过程中让孩子产生愉悦幸福的体验。记住这三点,孩子活出有意义的人生就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