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同学们都在紧张的备战中考时,某中学九年级学生林某某却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恐惧、焦虑、烦躁等情绪。近半年来,甚至害怕去学校,见了人都觉得害怕,很少与人交往,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通过咨询师的观察与交谈,结合心理测验结果诊断为社交恐惧症。在咨询过程中,本人采用系统脱敏疗法,帮助其修正观念及行为,取得了满意咨询效果。
关键词:与人交往、恐惧、系统脱敏
一、一般情况
林某,女,汉族,2002年10月21日出生,九年级学生,就读莆田某中学,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二、求助者自述
从小性格内向,乖巧,不爱讲话,是家中的独女,每天总是按时上学放学,从不到处乱跑,是大人眼中的乖孩子。自幼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家庭无精神病史。由于是女孩子,所以从小家教就非常的严格。除了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之外,在人际交往上更是严加把关,特别是进入青春期之后,偶尔有异性同学打电话,总是要盘问半天,了解完情况后还要进行一番的教育,更是明令禁止私底下与异性接触,其实从小到大,她不单跟异性交往少,就是跟同性伙伴也接触的很少。进入青春发育期后,更是害怕与人接触,见到异性就脸红、紧张、不知道说什么。经常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不参加集体活动,不与同学交流,脾气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跟家人发脾气,课余时间基本都是躲在自己的家里看书看电视,很少出去和别人玩。父母发现情况不对,按正常的同龄孩子都巴不得出去玩,自己的孩子却都不出去,有意放假时间带出去,她却找种种借口不出门,有时逼着出去的,也只是躲在角落里看书,做自己的事情。近半年来害怕去学校,甚至见了人都觉得害怕,害怕去人多的地方,觉得别人都不安好心,不愿出门,不愿意与人接触,独来独往,吃不好,睡不着。现在已经完全辍学在家。来访者自知这些情绪已经影响了学习,中考即将来临,学习成绩出现较大的滑坡,感觉很痛苦,很想摆脱这种状况,多次想来咨询但又害怕见咨询师,在父母的再三劝说下,由父母陪伴前来心理咨询。
三、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的反映
(一)咨询师的观察
来访者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意思清楚,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但不爱讲话,有问才答,叙述问题时明显的恐惧、紧张,不敢正眼看咨询师,交流时低着头,摆弄自己的东西,情绪低落。
(二)妈妈的叙述
在来访者3岁左右,非常的活泼开朗,经常带到公园去玩。 有一天,妈妈在公园遇到一个熟人,就聊了起来,一时忘记了关注孩子。结果因为还小,一时贪玩,玩着玩着就跑出了妈妈的视线,当妈妈回过神时发现孩子不见了,非常的焦急,到处寻找,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附近的游乐场找到了,妈妈一见孩子就打骂,大声斥责。小孩子恐惧的哭泣着。事后,全家人轮番教育她,甚至恐吓着她:“小孩子乱跑,如果被坏人抓走了,会被坏人打,打的流很多很多的血,很疼的,还没有东西吃,没有玩具玩,更见不到爸爸妈妈,是很可怜的。”小孩子吓哭着连说不敢了。类似走丢的事情又发生了两三次,家长除了打骂之后就是恐吓教育,而且一次比一次说的恐怖,吓的她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和别人接触,甚至父母在场的情况下都不愿意别人碰她。父母也因害怕再走丢的事情发生,就有意的减少外出的次数,能不不出去的就不出去。
(三)身边其他同学的反映
来访者一向较内向,不爱讲话,不喜欢与人交流,独来独往,很少见到她和别人讲话,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生理功能无躯体异常感觉;精神状态为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社会功能状况明显表现为社会交往少,与外界接触不良,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恐惧、焦虑、明显的回避行为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情绪不稳定;心理问题引发的躯体症状表现为睡眠不良,病程半年以上。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来访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来访者主要症状是焦虑、恐怖。
(二)诊断:社交恐惧症。
(三)诊断依据
1、来访者有明显的恐怖或恐惧症状。
2、内容充分泛化,不敢上学,不敢出去见人。
3、病程持续时间较长。
4、有自知力,能够主动求医或者按照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排除重性精神病。
5、社会功能已经受损。
6、精神负担重,内心痛苦。
(四)鉴别诊断
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来访者的知情意统一,主动求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状态,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与焦虑症相鉴别:根据CCMD—2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来访者出现焦虑症状,但与其恐惧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恐惧症状的并发症状,因此排除焦虑症。
五、确定咨询目标
通过收集资料并依据会谈结果进行初步诊断,依照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的原则,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建立以下目标:改善认知,改变从小父母给予的错误认知;学会放松方法,缓解因为与人交往带来的恐惧、敌对情绪,渐渐减轻对人际交往的恐怖。协助来访者提高应对生活事件的能力,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多关注生活的积极面,使其能正确地看待自我,看待周围的人,悦纳身边的人。同时,改变认知方式,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完善来访者的个性,建立成熟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促进其心理健康。
六、制定咨询方案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系统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恐惧情绪,从而达到消除恐惧的目的。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原理: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恐惧的刺激,在来访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来访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恐惧的作用。这是行为疗法治疗恐惧性神经症的一种常用方法。基本方法是让来访者用放松取代恐惧:第一步,教来访者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恐惧的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让来访者想像引起恐惧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恐怖和焦虑,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
(二)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
1、来访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的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职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来访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来访者;
(3)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来访者。
3、咨询时间和次数安排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左右。
七、咨询过程
(一)认知改变和学习放松技巧
咨询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本案例中的来访者,更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必须与来访者初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消除其恐惧和敌对心理,对咨询师产生信任感。首先,通过会谈,初步纠正来访者人际交往中错误的认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所谓的坏人,每个人都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立足。
接着进行放松训练。事先让来访者穿着最舒适的衣服,咨询师说话声音要低沉、轻柔、温和,让来访者舒适地靠坐在沙发或椅子上,闭上眼睛,双臂自然地放在扶手上,呈随意舒适的姿势。首先让其体验紧张与放松的感觉。先引导将身上的肌肉群紧张起来,再放松。用力弯曲的前臂,同时体验肌肉紧张的感受(大约10秒钟)。然后,放松,一点力也不用,尽量放松,体验紧张、放松感受上的差异。(停顿5秒)这就是紧张和放松。接着让来访者逐个使身上的主要肌肉群紧张和放松。从放松双手开始,然后双脚、下肢、头部,最后是躯干。紧接着进行想象放松疗法。在咨询师的引导下,让来访者想象自己正漫步在一片广阔的草原上,有柔和的微风吹面,明媚的阳光,有绿油油的草地,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花香,使身心都处在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
一开始,该来访者很难受暗示,简单的呼吸放松无法让她平息下来,呼吸的很急促很不自然。此时,咨询师就要以身作则,让来访者模仿咨询师的动作,跟着咨询师的节奏渐渐地调整频率,放松下来。咨询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及时的鼓励,给来访者足够的心理能量,完成指定的步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任务。
(二)建立恐惧等级
通过会谈和临床发现,引起来访者恐惧的是不敢和社会上的人交往。要求她将引起恐惧的事件或情境按引起最小的恐惧到最大的恐惧排序。根据来访者步入不同的场景和接触的人引起的恐惧害程度可将恐惧程度分为5级:
①走出家门,站在自家小区的门口,看着路过的每个行人。
②站在自家小区的门口,同路过的每个行人打招呼。
③站在自家小区的门口,同路过的每个行人打招呼,并和其中的一人聊三句话。
④站在自家小区的门口,同路过的每个行人打招呼,并任意和其中的人聊天。
⑤走出小区,站在繁华的大街上,和路过的每个行人打招呼,并任意和其中的人聊天。
(三)实施系统脱敏
第一次脱敏很重要,这也是来访者最艰难的一步。在第一个焦虑情景下,来访者表现出明显的阻抗情绪,不愿意进行尝试,此时咨询师要及时的给予鼓励和支持,握住她的手陪伴着她一起走出家门口,并告诉她:“没关系,不用怕,我就在你身边,放松,放松”。当她确实感到紧张恐惧时,她紧紧地握着咨询师的手,此时,咨询师令其原地停止,闭上眼睛,进行放松训练,如此反复,直到焦虑症状消除为止。
接着让来访者尝试更高一级的焦虑情境——同路过的每个行人打招呼。同样的,在实施的过程中让其全身放松,直到不再焦虑。按照焦虑等级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完全摆脱焦虑情境引起的害怕情绪。
(四)巩固与结束阶段
最后一次咨询,是巩固前几个阶段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改变错误的认知,同时让来访者学会在咨询结束后用学到的知识更好地面对今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让来访者明白事情的发生主要与其性格、童年经历有关,要让自己学会走出内向,积极主动的和他人接触;走出过去,正确辨析事物的真伪,提高应变生活的能力;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多与人沟通,释放自己内心的世界,学会时刻放松自己,学会和周围的人分享你的生活,这才是现实的世界。
咨询基本结束。
八、咨询效果的评估
1、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经过治疗,来访者与人交往时已不再恐惧,使其可以正常学习和生活,也让其重新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身边的朋友,对事物更是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学会了如何放松自己,重新树立了生活的希望,看到生活的美好。
2、他人反馈:父母和同学都认为来访者变得开朗了,愿意主动和人交流,并开始参加集体活动了。
3、咨询师的评估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治疗,重测SCL-90,发现焦虑、恐怖分数都降到了2分以下,基本回复到正常水平。来访者已基本纠正了不良认知,摆脱了社交的恐惧; 情绪上(恐惧、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得到了改善,她的自我控制能力正在逐渐增强,学会了如何正确放松自己,正确辨析生活中的人或事物;躯体症状(消化不良、睡眠障碍)已消除,能够较坦然大方的和周围的同学朋友相处,渐渐学会与别人相处的技巧,多关注人性的积极面,懂得正确的看到自己、悦纳周围的人,社会生活适应状况良好,重新回到了课堂,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郭念锋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2)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二级)[M].民族出版社,2005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民族出版社,2005